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sdbzyiyishenghui的博客

不到极逆之境,不知和顺之安;不逢至刻之人,不明忠厚之善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特级教师的5个阅读秘诀(转载)  

2017-07-03 15:05:55|  分类: 他山之石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







特级教师的5个阅读秘诀(转载) - sdbzyiyishenghui - sdbzyiyishenghui的博客







 

       心得一:教师要把自己知识的盘子越做越大,就必须进行“叶脉似的阅读”

 

     【故事】顾颉刚是怎么读书的

 

       胡适先生在《读书》一文中讲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:他曾请顾颉刚先生标点姚际恒的《古今伪书考》一书,书很薄,胡适判断顾颉刚大概只需要一两个星期。可半年过去,顾颉刚仍未交卷,原来他对每一条引据都要去查阅原书,仔细校对,注明出处和增删之处。半年之后,顾颉刚对胡适提出,《古今伪书考》不必印了,他要编辑一部疑古的书,叫作“辨伪丛刊”。编了一两年,顾颉刚对胡适说,“辨伪丛刊”也不必再印了,现在他要自己创作了。原来,这两年他对中国古史作了许多辨伪的研究,可以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了。

 

       我们可以想见顾颉刚先生的研究过程,即是阅读与思考的过程,就像叶子的脉络,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经由那些脉络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。我把这称为“叶脉似的阅读”。

 

     【启发】读得越多,了解的世界也越大

 

       初为教师那几年,我发现自己的教育理论基础十分薄弱,便决定用阅读填补空白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,豁然开朗。后来,我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,看到了陶行知先生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共同之处。再后来,我了解到杜威与陶行知的师承关系,又开始阅读杜威。

 

       在研读这些传统经典教育理论的同时,我的目光转向了后现代主义,研读了小威廉姆·E·多尔的《后现代课程观》等书籍,并循着书中呈现的线索,还阅读了不少人文历史、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。

 

       心得二:千万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的精神跑马场

 

      【故事】不怀疑不读书

 

       曹聚仁先生曾在《我的读书经验》一文中提到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:他从《朱文公全集》中找到一段朱熹说岳飞跋扈不驯的记载,于是询问父亲,父亲不知如何回答,既不便说朱熹说错,又不便失敬于岳飞,只能含糊了事。这个疑问就此留在了当时只有12岁的曹聚仁心中。

 

       后来,岳飞跋扈不驯的史实,终于在他阅读马端临的《文献通考》中得到了确证。由此,他感叹“信古总要上当的”,并得出自己的读书经验:时时怀疑古人和古书。

 

      【启发】千万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的精神跑马场

 

       不怀疑而读书无异于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的精神跑马场,当成别人思想的容器,往往读书再多,也很难架构起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。我曾不止一次说过,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是读书人。但并非每一个爱读书的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比较出色的成就。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思考,尤其是缺乏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和意识,没有建构起自己的思想,这样读书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就有限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心得三:不会读书就不会写作

 

      【故事】没有思考和阅读,教育写作无从谈起

 

       对不少老师来说,不会写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这些年,经常有老师问我是怎样进行教育写作的,我的答案是:无他,唯思考与阅读而已。可以说,思考与阅读是教育写作的必要储备。

 

       对一线老师来说,大量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最宝贵的财富,也是进行教育写作的取之不竭的源泉。如果不珍惜这些写作的宝贵财富,大脑长期偷懒所造成的思维锈蚀,将成为不会写作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

       另外,不会阅读或者很少阅读是老师不会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因果关系,阅读不仅让教师学会写作,而且让教育写作走向开阔与丰富。

 

      【启发】读得越多,写得越好

 

       其实,在阅读中领略的不仅是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,还有与文本进行的精神对话和心灵启迪。看看周围那些在写作方面表现优秀的老师,他们不光是一个优秀的写作者,更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和思考者。

 

       同时,阅读视野的开阔可以让教育写作左右逢源,不仅使文章具有强大的说服力,而且会呈现出独特的视角。

 

       心得四:没有阅读,就没有教科研

 

      【故事】一个阅读视野狭窄的老师,是没有能力做真正的教科研

 

       前几天接到一位年轻教师朋友的求助,她说自己正在写一个课题的开题方案,研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确定,只是不知道“理论基础”是什么,希望我能给她提点建议。

 

       在回答了她的问题后,其实我心里还有一点想法没跟她说——我对她的研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。我非常怀疑在研究的“理论基础”尚需要别人提供的情况下,她的研究能力究竟有多大。她无法找到课题的“理论基础”,一是由于她思考与判断能力尚显不足;二是她的阅读视野十分有限,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她的研究。

 

      【启发】教科研的全过程都离不开阅读

 

       没有阅读的教科研是什么样呢?

 

      首先,很难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选题。出现这种情况,在我看来其实是教师的科研眼光出现了问题。那么,眼光与判断力从哪里来?从思考中来,从阅读中来。在实践中不断思考,在思考中不断寻求答案,而这个过程都离不了阅读。

 

      其次,很难梳理明晰的研究内容,也很难设计恰切的研究方法。围绕选题可以辐射许多研究内容,这些研究内容在最初阶段往往互相交叉,彼此关联,却又比较零散。要想找出最有价值的内容板块,一方面要对自己研究的选题具有透彻的理解和思考,另一方面要有相对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。而要做到这两点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时持之以恒的阅读。

 

      心得五:也要读“二流”的书

 

     【故事】“非经典不读”好不好呢?

 

       我谈过许多阅读经典书籍的好处,但这是否意味着“非经典不读”正确呢?其实不然。

 

       台湾学者唐诺先生把只读经典书籍看作“标准的业余性阅读”,是“幼年期阅读”。那么,“专业性阅读”或“成熟期阅读”应该是怎样的呢?按照唐诺的说法,除了一流好书,还要读一读那些二流好书。当然,这些书都跑不了“好书”的范畴。

 

       他举了一个例子,比如阅读托尔斯泰,除了必读《战争与和平》和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,一定还要读一读《复活》,前两部作品代表了托尔斯泰的最高成就,而《复活》是一部“失败之作”,却道出了托尔斯泰的“梦想、抉择、烦恼和生命变化”,这些都远远超出了《战争与和平》和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能够告诉读者的东西。

 

     【启发】读到一定的境界,就到了读一读二流好书的时候

 

       在阅读了那些经典好书之后,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,再读一些二流好书,尤其是对同一作者的书籍。比如,前些年我在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,把苏霍姆林斯基在我国出版的所有书籍都读了一遍。我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虽然整体水平很高,但出现了内容重复,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普适性与说服力。因此,后来推荐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籍时,我都会按照从“一流”到“二流”的顺序作一个简单的罗列。对于一个致力于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阅读者来说,把该作者所有的著作都读完,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原则和研究方式。

 

       同样,在某一个更大范畴的研究领域,读一读“二流”的书也是适用的。比如,这几年我研究语文教材,在浏览了国内使用范围最大的教材版本之后,我开始研读美国、台湾、日本甚至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,结果发现,前面所得出来的关于“一流教材”与“二流教材”的判断,必须重新洗牌和划分。这就是不断拓展阅读视野的结果:学会判断“一流的书”和“二流的书”,这是一种能力,也是一种重要收获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