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sdbzyiyishenghui的博客

不到极逆之境,不知和顺之安;不逢至刻之人,不明忠厚之善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朱永新:让孩子们在最适宜的年龄拥抱最合适的经典(转载)  

2017-04-13 22:16:08|  分类: 教育论坛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朱老师:

    有一种观点认为,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,比如前不久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先生在《中国青年报》刊文指出,四大名著对孩子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,其依据是《水浒传》里满是打家劫舍,落草为寇,占山为王;《三国演义》中充斥了阴谋诡计,权术心机,尔虞我诈;《西游记》中有浓重的佛教色彩;《红楼梦》中“色”、“空”、“幻”、“灭”的主题对于孩子来说,要么不理解,要么理解了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。对此您是怎么看的?(程度)





 朱永新:让孩子们在最适宜的年龄拥抱最合适的经典(转载) - sdbzyiyishenghui - sdbzyiyishenghui的博客



 

程度老师:

    你好。来信收到。

    我也注意到,去年9月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《中国青年报》发表的文章,以及随后引起的关于“四大名著”是否适合孩子阅读的大讨论。

   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。其实,也是我们在新教育实验的研究中,早就遇到的一个难题。2010年前后,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在研制中国中小学基础阅读书目时,专家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。最后,在我们研制的书目中,小学中年级段推荐了图画书《武松打虎》和《孙悟空在我们村里》,小学高年级推荐了《西游记》,初中阶段推荐了《水浒传》《三国演义》,高中阶段推荐了《红楼梦》。

    我们之所以这样做,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。

    第一,经典之所以是经典,是因为它们承载的文化价值总的来说体现了真善美的标准。真善美是所有民族在生活实践中的基本度量衡,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基础意义的安身立命之本。在中外历史上,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大浪淘沙积淀流传下来的经典,一般都是具备真善美的品质。四大名著虽然有一些不符合现代社会价值的封建糟粕,也有一些不适合儿童的血腥场面,但总的来说是健康的,深刻的,符合真善美的基本价值观要求的。正如有人曾经指出的那样:《水浒传》里不仅有打家劫舍,落草为寇,更有肝胆相照,忠义相守;《三国演义》里不仅有权术心机,尔虞我诈,更有大江东去,光风霁月;《西游记》不只是有“修持”“菩提”“元神”“禅心”,不只是蕴含着浓重的佛教色彩,更有团结协作、不惧艰险、共克时艰的乐观主义精神;《红楼梦》不仅有悲情乃至关于性描写的段落,更有深刻的思想、精美的文字。

    第二,让儿童尽早走进本民族的经典著作,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。美国核心知识运动的发起人赫希教授,就把曾经影响美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著作,推荐给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阶段的学生。英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,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(3-7岁),就要看、读、听一些莎士比亚故事,并且通过扮演人物和即兴表演来演出莎剧故事或者场景。在小学阶段(7-11岁),要观看和阅读莎剧的删节本,阅读、表演、讨论莎剧中的对话和演讲,在老师和艺术教育工作者指导下演莎剧,并到剧院看莎剧。在初中阶段(11-14岁),则除了演莎剧,到剧院看莎剧,还要学习至少一部完整的莎剧,以数种戏剧手法探讨多部莎剧。等等。相对而言,我们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作品和戏剧的教育,还有很大的差距。他们并没有以莎剧中有不少尔虞我诈、暴力情杀等内容为由,不让孩子走进莎士比亚。

    第三,儿童的眼光与成人是不同的,经典的阅读是需要成人指导的,儿童的阅读是需要成人陪伴的,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,对阅读的过程进行引导。蒙台梭利说过,“儿童是成人之父。”儿童的伟大,在于用一双没有遭受污染的眼睛在看这个世界,用一个没有任何功利的大脑在思考这个世界。所以,儿童看《西游记》,会接触到禅心佛教,但是会更关注孙悟空的本领,关心那根神奇的金箍棒,关心孙悟空如何打妖怪,关心大大咧咧好玩贪吃的猪八戒。儿童看《三国演义》,会接触到尔虞我诈的计谋,但是会更关心英雄的故事,战争的惊险,诸葛亮的聪明智谋,以及“桃园结义”“舌战群儒”“草船借箭”等生动精彩的场面。儿童看《水浒传》,会接触到打家劫舍、占山为王,但是会更关心武松打虎的英雄豪情。

    新教育实验倡导“共读共写共同生活”的理念,我们认为,只有共同的阅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、共同的生活密码。师生之间、父子之间、母子之间,整个学校与家庭的语言有了书中的人物、书中的故事、书中的理念,那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;师生之间与亲子间才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。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。每个人在阅读经典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,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阅读经典时也有不一样的心得,所以,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让孩子读经典,而是如何与孩子一起读经典,如何指导孩子读经典。

    在主张应该让中小学生尽早接触经典,借鉴英国教育行政部门让孩子接触莎士比亚的做法的情况下,与此同时,我们对于什么类型、什么内容的经典,推荐给什么年龄的儿童,经过了研究,从浅显的普及开始,从孩子最喜欢的《西游记》开始,让孩子走进四大名著。我们主张,在基础教育阶段,中小学生应该根据身心发展,根据认知规律,尽可能早地走进经典,以正确的方法,阅读这些代表中国文化传统与精神的著作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你的朋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朱永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7年1月15日于北京滴石斋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