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sdbzyiyishenghui的博客

不到极逆之境,不知和顺之安;不逢至刻之人,不明忠厚之善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教育是个“慢活儿”(转载)  

2016-04-10 21:07:43|  分类: 教育论坛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

    教育是个“慢活儿”(转载) - sdbzyiyishenghui - sdbzyiyishenghui的博客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 某日,一友人向我抱怨,说女儿的学校专门为女孩子开办了“女红”班,学什么绣花,“都啥时代了,让孩子学这些东西有啥用啊!”
 
    近日,又接到一小学老师来信:“我们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,我班学生平均背诵了一百多首。可学生语文成绩并没提高多少,写作文也用不上,背古诗词有什么用呢?”

    朋友的抱怨和老师的困惑引起了我的思考:为什么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,我们表现得如此急功近利呢?

    任何生命都需要成长,凡成长都需要时间,需要积淀,需要酝酿……只有在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之后,生命才能慢慢发展起来,然后才能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,向世界展示生命成熟的美丽——这是大自然的规律,花草树木如此,鸡鸭鹅狗如此,人当然也莫能例外——不但无法例外,人的成长过程尤为漫长,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都处在学习和成长期。

    有鉴于此,无论家长还是教师,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,就要有长远眼光,要有足够的耐心。孩子某次作业没有写好,某次考试成绩不佳,某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慢……遇到类似的情况,我们不应过于焦虑,不应着急发火,要沉得住气,慢慢来,用细火煨老汤的方式,一点一滴的改变和影响孩子。我们所采取的每一项教育举措,也都应有长远效益:能够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根基。这样的教育举措,即便眼前看不到显性的效果,也应坚持到底。做不到这两点,就是教育的“近视眼”。

    朋友抱怨学“女红”没有用,就是一种“近视眼”。学校安排学习传统的“女红”,当然不是要培养绣花女。让女孩子安安静静坐下来,远离浮躁和喧闹,收敛心性,用小小绣针、七彩之丝细细勾勒出美丽的画面,这样陶冶的是学生优雅娴静的气质,是做事认真细腻的习惯,同时还是一种审美能力培养。这种气质、习惯和能力可以伴随孩子的终生,哪个为人父母者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拥有呢?当然,这种训练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效果,但几年坚持下来,孩子的气质就出来了。

    再说诵读古诗词。人记忆的黄金时期集中在小学阶段,这个阶段记忆的东西可以终生不忘。利用这个记忆黄金期,把流传千古的优美诗文反复诵读,直至烂熟于心,这是一种最佳的语言积淀。这种积淀,就好比是在孩子的生命银行里存入了一笔文化巨款!随着岁月流逝,阅历增加,这种幼年的积淀——这笔文化存款,会慢慢“增值”——逐渐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知识素养和人文底蕴。有了这样的素养和底蕴,人就有了功底,就有了根基,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。而这一切,是后天所难以弥补的。

    去年我到寿光世纪学校采访,看到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练艺术体操,小娃娃们一个个姿态优雅、动作洒脱,心中不由大为感动:这种训练可以让孩子的形体优雅、秀挺、健康,可以丰富孩子的艺术修养,这不就是着眼孩子一生的教育吗!

    让人感动的还有世纪学校的校训:每天进步一点点。

    现在,很多新建学校的校训越来越花哨、越来越时尚,世纪的校训却是如此的朴实无华。大道至简。这朴素的校训传递了一个真理:教育是个“慢活儿”!

    明白了这一点,无论家长还是老师,都应怀着极大的包容和足够的耐心来面对孩子的生命成长。我们能够做的,是努力营造阳光明媚、雨露滋润的环境,然后就是欣赏和等待——

    春天花儿绽放,夏天枝叶葱茏,秋天来了,果子熟了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7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